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不整,且随着年龄增加盛行率也上升,若未及早治疗可能还会引发中风及心衰竭的风险。台大医院心脏血管内科主治医师林廷泽表示,心房颤动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变高,每八至十位 80 岁以上长者中,就有一位有心房颤动,不过随着饮食西化、工作压力大,近年观察到心房颤动发生年龄已下降至 55 岁,有年轻化的趋势。像是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肌梗塞过后心脏衰竭,也较易发生心房颤动,而严重的呼吸中止症患者,其心房颤动发生率也高出二至三倍。.embed-container{position:relative;padding-bottom:56.25%;height:0;overflow:hidden;max-width:100%;}.embed-container iframe, .embed-container object, .embed-container embed{position:absolute;top:0;left:0;width:100%;height:100%;}部分心房颤动者无症状,筛检、早期治疗很重要!台大医院新竹分院心脏血管内科主治医师黄冠智表示,心房颤动又分为阵发性、持续性或永久性,阵发性定义为每次发作不超过七天或 48 小时内整流回复正常心律;持续性则为连续异常跳动超过七天或超过 48 小时发作时间才整流回复正常心律;至于永久性则为医师端及病患皆放弃校正为正常心律。林廷泽医师指出,心房颤动的症状包括喘、头晕以及胸闷,不过有一定比例的人无明显症状,等到发生中风或心衰竭时才发现有心房颤动,因此定期检测相当重要,「若早期诊断,可让病人获得较好治疗,并预防中风、心脏衰竭甚至死亡发生。」他表示,台大医院研发一【过敏性咳嗽症状】当肿瘤继续增大,疼痛可转为局部剧烈性、持续性和逐渐加重,并伴有喷射性呕吐,在咳嗽、打喷嚏、排便时头痛症状加重(一起过)。款免费下载的「爱心镜 APP」就可透过光学原理帮助筛检是否有心房颤动情形发生,测量方式可将食指朝上放于镜头上并开启手电筒,静待一分钟即可,若量测 100 次,只有测到一次心房颤动的结果,还是建议就医治疗。心房颤动未积极治疗,中风、心衰竭机率增若心房颤动未积极治疗,可能会引发中风!台大医学院心脏内科林亮宇教授指出,若为心房颤动引起的中风,其症状会较严重、卧床率也会升高。若未积极治疗,患者死亡、心衰竭以及发生併发率的机率也较高,林亮宇教授表示,「心衰竭死亡率其实比想像中高,若因急性心衰竭住院,一个月内死亡率为 10%~15%、一年内死亡率可能为 20%~30%。」大约 8 成病人其心房颤动为肺静脉电讯号异常而诱发,林亮宇教授表示,心房颤动治疗分为药物及手术,药物治疗可压制异常电讯号,手术则以电讯号封阻为目的,又分为电烧及冷冻消融两种。心房颤动治疗以「电讯号封阻」为主流虽透过药物治疗可减缓心脏组织的传导并压制异常电讯号,不过若为发病较久的病人,则建议以「心律控制」的治疗方式。台大医院心脏血管内科主治医师黄冠智指出,电烧及冷冻消融皆属于微创手术,由鼠蹊部将导管伸进心房进行手术,电烧为组织加热至 40°C,造成组织后续坏死;冷冻消融则为冰冻至零下 5、60°C,让组织失去活性。他表示,两者手术时间不同,电烧全程需进行 2 至 3 小时左右,冷冻消融则为 1 小时左右,而电烧及冷冻消融的复发率则无太大差别,「唯一显着差异的其实就是手术的时间,手术时间长与病人麻醉风险、抗凝血剂用量成正比。」林廷泽医师也分享,曾遇过一名 48 岁竹科工程师,由于工作关係长年需要轮班,因易喘就诊,诊断后确定为心房颤动,初步使用药物治疗症状未改善,就建议改以导管方式治疗。不过由于心导管治疗需使用 X 光辅助,这名工程师对此有些疑虑,不希望在治疗过程中使用 X 光,因此,团队使用心脏内超音波及 3D定位导航系统进行零辐射冷冻消融治疗,术后不仅恢复良好也不再复发。他强调,若民众有心房颤动症状,应尽早诊断并由医师评估适合的治疗方式。文/李祉函、图/何宜庭延伸阅读:高龄社会爱护心!心房颤动比例上升,专家提醒应留意症状莫轻忽心房颤动嘉义在地也能治疗!大林慈济医院引进「冷冻消融」医疗就近照顾居民不只长辈!上班族心悸、疲惫压力大
【过敏性咳嗽症状】第二个可能性则是,新冠病毒早就已经被清理干净了,但是因为在急性期严重感染,使气管与支气管慢性发炎,当慢性发炎还没有结束的状况,就会诱发支气管收缩,导致咳嗽。也可能发生心房颤动
「心房颤动」当心引起中风!为常见心律不整,专家吁早期检测、治疗:过敏性咳嗽症状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澳门金沙平台[中国]官方网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yncqkj.com/html/hyqz_2257.html